一对好夫妻:精心种植一两黄金一两茶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一对好夫妻:精心种植一两黄金一两茶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阅读 2024-04-12 07:41 人物

晨曦从远山升起,霞光万道,眼前景物瞬间清晰起来,一条用草油铺就的高标准公路上,红黄蓝三原色喷绘的自行车比赛用的分界线强化了道路透视感,也增添了古苗寨传统村落的现代气息。

记者要采访的乡村筑梦者,就在阳光升起处的远山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现在的脱贫致富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引领帮扶下,依靠种植黄金茶,走出了一条欣欣向荣的康庄大道。

新茶

郭翔生双手有节奏地抄起杀青的茶叶轻轻翻炒,将偶尔发现的粗叶或碎枝拈出来丢掉。

“这是传说中的黄金茶2号。”他微笑着示意记者靠近闻闻,制茶车间弥漫着新茶的香味。

郭翔生是土家族人,曾经是一名美术教师,离职后迷上了茶,几乎天天泡在茶山上,泡在茶典籍里,和茶师茶友泡在茶水里。多年下来,他从喝茶、斗茶、琢磨茶的“旁观者”,转换角色成为有独门心得的制茶师,并且自创了新的茶品种——柴茶。

“柴茶是将黄金茶那些‘边角废料’,尊崇自然法则,通过从传统工艺中脱胎而来的低温焙制等技艺制作,新茶鲜香蜜甜,陈茶药香韵厚,汤色呈琥珀黄晶莹透亮,口感甘醇隽永,有一种似花、似果、似蜜的山野清香。”郭翔生说,柴茶源于土家族民间传统,粗叶,甚至茶梗都可入茶。而他制作的“柴茶”,采用武陵山区海拔600米以上种植的黄金茶树上的中叶为原料。柴茶,一种粗犷的原生态的山村韵味,天然、有机、无污染。

郭翔生从制茶车间来到茶园接受采访,介绍黄金茶种植(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黄金茶有数百年的传承,在市场上却是风光无限的“新贵”。自从保靖黄金茶走红市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现在的湘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茶树的地方,一定种植了黄金茶。

郭翔生说黄金茶的工艺和品牌效应都要求茶叶一定是采摘芽尖的部分,而一棵茶树的粗叶占据了90以上,这么多优质的茶叶最终的命运是“老死”在茶树上,或只能制作成十分低端的产品,他觉得十分心疼,十分不甘,也不利于茶农在国家振兴乡村大背景下的集体致富,这是他创立制作柴茶的初心。

制茶过程中茶毫会“飞”上眉头(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郭翔生有乡村情结,他认为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势在必行的乡村现实。

他创立了系列茶品牌“武陵一两金”“柴茶”“八本堂”,柴茶获得了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其红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一两金取自“一两黄金一两茶”。据黄金茶源头保靖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明清两朝都有官员巡视或途经保靖某村时,品尝一款老树茶后赏黄金的故事。后人将该茶取名“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村。

保靖黄金茶市场营销的成功,不仅为该县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致富了当地茶农茶商,也辐射周边县市,惠及湘西。坪年村与保靖县黄金茶核心产区接壤,自然条件基本一致,同样处在黄金茶种植的最佳经纬度上。

制茶售茶是当地村民致富的不二法门。

制茶

曾丽华是郭翔生的妻子,丈夫制茶,妻子销售,夫妻合唱演绎筑梦乡村的奋斗故事。

她说,2016年6月他们夫妻选址坪年村建立茶厂时,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设备进村费了好大力气,直到2019年3月才开工生产。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坪年村,高标准公路穿村而过,人居环境非常优美,在这里生活和生产都令人十分惬意。

曾丽华大部分时间守在长沙开拓市场,只有收茶制茶时才回到坪年村,助力丈夫选茶收茶制茶。

“做茶很辛苦的,只要机子一启动,人就下不来,要等到这批茶制作完。他们已经几天都没怎么睡了。”曾丽华口中的他们指丈夫和几位制茶工匠。

坪年村春色(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黄金茶的品质在生产端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茶叶品质、制茶工艺。

黄金茶树经过专家筛选、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茶叶分析构成后,细分了12345678等不同序列,茶叶中不同元素含量和口感都有差别;同一序列茶树上,芽叶、嫩叶、粗叶,一叶、二叶、三叶,都有自己的“身价”。一年四季都可采茶制茶,其中清明前清明后茶叶的口感在制茶工匠和资深茶友看来泾渭分明,序号茶之间谁是王者也是见仁见智,分别拥有各自庞大的铁粉群体。

坪年村新貌(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清明前后多雨,茶叶收购回来后必须立即进行加工,根据茶叶细分后的类别,市场的反馈,准确说高端的茶一定是根据特定消费群体的喜好来制茶。规模生产后,原始的纯手工制茶已不现实,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制茶师傅手工参与的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茶的品质。郭翔生从匀速转动的揉茶机里抓起一把绿茶说,“就像这批茶,不能揉得太厉害,尽量让它自然成型,机械掌握不了那种微妙的火候,茶师工匠的价值就得以体现。”

曾丽华抓了小撮炒制好的绿茶给记者泡了一杯,皱巴巴干枯的茶叶在翻滚的开水中快速还原成一片片嫩绿的叶子,茶的汤色呈淡淡的青绿色,弥漫一股淡淡的清香。

收茶

曾丽华接到邻县古丈一家茶场电话,说当天约好的茶采摘完了,要求去收购。越野车蹚水过河,经过九曲十八弯,最终攀爬上了山顶一处种植黄金茶的大园子。

制作中的黄金茶绿茶(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从坪年村到古丈县这家茶场约80公里。站在山顶环顾四野,大大小小的山头全部被茶树覆盖,山风吹拂下绿海翻波。

脚下野蕨菜也在土地空隙处野蛮生长,密密麻麻,高的都赶上与茶树比肩了。触景生情,记者想起郭翔生的一句话:“判断一个茶园是不是有机茶园,最直观的依据看茶园里是不是只有茶树,寸草不生。”

坪年村苗族阿婆在采摘黄金茶(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年轻人出去打工了,阿婆成为采茶主力军(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采茶的村民陆续来到收购点,曾丽华验茶、过磅、支付工资,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收购。记者留意到,村民将茶叶装在一个小背篓里,用现金结算,多的有300多元,少的也有100多元。这是纯粹采茶的人工收入,茶叶本身的价值,由收购方与茶场主另行结算。

傍晚时分,山上飘起细雨,记者立即驱车下山。雨越下越大,将车顶击打出密集的鼓点。天色很快变得黑黢黢的,远光灯只能照亮约2米远的地面,再往前看,光线被无形的黑洞无情吸收。

一路上尽管险象环生,最终人、车、茶安全回到坪年村。

致富

坪年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227户981人,是吉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村。

“我们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现在脱贫了。我们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和‘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茶叶种植,目前种植黄金茶3600亩,可采摘达2500亩,茶叶年产值逾千万元。村民依靠种植黄金茶脱贫致富。”坪年村老支书杨太平告诉记者,村里除了种植黄金茶外,年轻人外出打工目前也是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下大力气持续开发民俗旅游和多种经营,改善村里的条件,吸引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是村里的工作重心。

坪年村是一个大茶园(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老支书杨太平介绍,种植黄金茶让坪年村脱贫致富(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据介绍,“保靖黄金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仅限保靖本地出产的经有关部门核准的黄金茶使用,而黄金茶作为一个茶品种,已经在湘西全域推广,成为地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公共品牌,归类“湘西黄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郭翔生2019年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聘为“湖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湘西试验站站长”,他的目标是不遗余力推动柴茶项目,最大限度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和村民自身“造血”功能,助力湘西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广网、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湖北孝昌:春茶采摘忙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